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赵锡海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近期在风湿免疫领域Q1区期刊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在线发表题为“Brain functional alternation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sclerosis: a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的研究论文。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童薪宇和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23级博士生何慧琳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徐东教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何作祥教授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赵锡海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图1 发表论文首页截图
系统性硬化症 (SSc) 是一种以免疫失调、血管病变和进行性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疾病,通常累及多个器官,包括皮肤、肺、心脏、胃肠道和肾脏。尽管脑受累曾被认为是 SSc 的非典型表现,但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这些患者的脑损伤。除了癫痫发作和血管炎外,部分SSc患者还会出现抑郁、焦虑和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有研究指出,高达 61% 的 SSc 患者存在轻度认知障碍。然而,与这些神经精神表现有关的,反映大脑功能变化的影像学特征仍然有待深入研究。该研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RI, rs-fMRI)对患者进行功能分离和功能整合的脑功能分析。通过比较SSc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脑功能参数,发现SSc患者存在大脑自发活动强度降低,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减少的特点。这些脑功能变化发生在听觉网络、视觉网络、默认模式网络、额顶网络和注意力网络中。此外,该研究结果提示部分脑功能变化与神经精神类表现有关,并且可能随着病程进展而进一步加剧。
图2 SSc 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脑功能低频振荡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差异(t 值分布)
图3 SSc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网络间功能连接差异
本研究是影像中心赵锡海研究员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合作的系列研究论文成果之一,该合作于2022年初开始,针对SSc患者开展前瞻性多脏器结构与功能损伤的MR影像学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于前期正式发表,并在多个风湿免疫及医学影像国际顶会上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交流。
第一作者: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生童薪宇,主要研究方向系统性疾病多器官磁共振影像研究及及肾脏磁共振成像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23级博士生何慧琳,主要研究方向风湿免疫疾病。
通讯作者:
徐东 教授
·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
·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硬皮病与肌炎委员会副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痛风专业委员会副组长
何作祥 教授
·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长聘教授
·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赵锡海 研究员
·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
· 国际磁共振血管成像学会前任主席
· 中国卒中学会理事
· 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