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探秘磁共振”: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热情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次数:


2025 年 4 月 26 日,正值清华大学校庆114周年之际,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中心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探秘磁共振” 青少年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也是中国体视学学会2025科普系列活动之一。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参与,上至高三的莘莘学子,下至幼儿园的萌娃,大家齐聚一堂,共同体验磁共振技术的奥秘。活动分为上午 10:00 - 11:00 和下午 3:00 - 4:00 两场,每一场都充满欢声笑语,尽显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


第一部分:磁共振原理介绍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由大学生志愿者讲解磁共振工作原理。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讲述了磁共振的物理基础、成像原理、发展历程、磁共振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等内容,志愿者不仅展示了专业的PPT,还通过道具,生动形象地向小朋友们演示了原子核的自旋、进动等科学现象,帮助大家理解量子力学;通过音乐的乐声和乐谱的对比,用生活中的示例帮助小朋友们理解傅里叶变换等科学原理。现场的小朋友也踊跃提出各种问题。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准确回答出了关于磁场强度的问题;来自民大附中的高一同学正确阐述了对磁共振成像的理解,赢得了现场一阵掌声。


第二部分:扫描间体验

随后,影像中心的老师们向大家讲述了磁共振安全准则,进行进入磁共振扫描间的准备工作。在老师的提示下,大家将手机、磁卡、钥匙以及身上的金属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由老师一一检查,进入了磁共振扫描间。

在这里,大家近距离观察了磁共振设备,体验了强磁场的强大吸引力,对磁共振设备有了进一步的直观认识。


第三部分:扫描实物

接着,影像中心的何老师现场演示了实物的扫描。今天我们扫描的是生鸡蛋、熟鸡蛋和牛奶。在扫描的过程中,何老师一边扫描,一边讲解,还给大家展示了磁共振扫描的人体各个部位组织的图像。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正确识别了扫描出来的图像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意犹未尽的孩子们提出进行人的现场扫描。一位家长作为志愿者进行了头部的扫描。同学们认真观察了扫描的全过程,并提出了许多问题。


活动的最后,影像中心的老师向孩子们赠送了本次活动的纪念品——磁共振扫描的大脑、心脏血流、超声扫描的小鼠大脑的彩色徽章。

此次 “探秘磁共振” 青少年科普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走进了实验室,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精彩瞬间: